头痛呕吐或是急性青光眼发作 三类人易患急性青光眼
暑假祛白零距离·强强联合天下无"白"
——精准分型 公益帮扶 精细诊疗——
头痛、呕吐……遇到这种情况,不少中老年朋友会以为是着凉感冒或是急性肠胃炎,他们万万没想到,这也可能是急性青光眼发作的紧急警报信号!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各类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,青光眼的发病人数逐步上升,这种排行世界第二的致盲疾病致盲不可逆,可在老中青幼群体中出现,是人们视力的“无情杀手”。专家指出,急性青光眼发作最快一日可暴盲,早诊断、早干预、早治疗,定期随访,是对青光眼防控的四大有力武器。 什么是急性青光眼?是如何引起的? “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青光眼患者,只要做到有力防控,大多能够在有生之年保留住有用的生活视力。”葛坚提醒,以往单靠眼压高低或房角闭合来诊断青光眼已经过时,通过视神经照相确认视神经是否已发生损害才是确诊金标准,青光眼高危群体以及年龄45岁以上的人士,应每年定期做眼压和眼底检查,及早发现,可及时干预疾病对视功能的损害。 发病规律: 这几类人应提高警惕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,仅次于白内障。不同的是,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植入人工晶体恢复视力,但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不可逆,终身致盲。目前,我国青光眼患者有1000多万人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,到2020年中国青光眼患者将达到2200万。 葛坚介绍,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、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,原发性患病人群最大,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。流行病学数据显示,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在1.5%左右,其中年龄大的男性易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,45岁以上的女性易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,刚出生的新生儿易患先天性青光眼。 “由于闭角型青光眼有症状出现,容易被患者察觉,而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没有什么症状,因此医院诊断中,闭角型患者人数更多,实际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两者患病人数相差不大。”葛坚介绍,闭角型由于其隐匿性,有“隐形视力杀手”之称,一部分青光眼患者因而未被发现。 随着年龄增长,发病风险增加。在50岁以上人群中,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高达4%,这意味着每100人中有4人患病。此外,其他易患人群也要提高警惕,如青光眼家族遗传史、高度近视患者(度数大于600度)、糖尿病患者、高眼压患者、长期使用激素性眼药水、高强度工作、长期疲劳用眼者。 “双面杀手”:来势汹汹,一日可暴盲 值得注意的是,青光眼症状、发病规律与类型有关,不同类型可以呈现截然不同的“个性”,这个“视力杀手”具备双面性。 熬夜追剧耍手机当心诱发急性青光眼 “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,视力急剧下降,最快一日内可暴盲。”葛坚指出,这种视力急剧下滑的状态医学上称为“骤降”。正常眼压数值范围为8~20毫米汞柱,急性青光眼发作时,眼压飙升至60甚至80,对视功能损害大,这种情况非常紧急,应立即就诊;如果急性发作时眼压在30~60之间,这时候挽救视力的窗口期有所扩大,这是因为急性发作时可引起角膜水肿,进而影响视力,如果及时处理,被压迫的细胞及时恢复,角膜水肿消失,不少人视力可得到恢复,但是如果超过一周以上,过高的眼压对视神经产生损害,这种损害不可逆。 值得警惕的是,由于急性青光眼发作时,时常伴随头痛、呕吐等症状,一部分患者误以为是感冒或急性肠胃炎,走错科室就诊,耽搁救治时机。葛坚提醒,急性青光眼发作时的头痛,是半侧头痛的,而且手摸眼球可以感觉到触感很硬,有的人甚至硬如石头,这时候应及时到眼科专科进行排查。 “隐形视力杀手”:察觉时视神经已被损害 原发性青光眼中,闭角型一般有眼部酸胀、头痛、雾视、虹视等症状,容易被发现,而开角型一般呈无痛性逐渐发展,因而坊间有“隐形视力杀手”之称。 更进一步的是,一般青光眼患者常见是眼压升高,高于普通人的20毫米汞柱以上,而开角型患者一般眼压不高,普遍在20毫米汞柱左右,有的甚至眼压正常。同时,由于它很少双眼发作,在单眼发作时另一只正常的眼发挥代偿功能,掩盖了发作眼睛的病情,种种障碍之下,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得以悄无声息地“攻打”视神经,最终致盲。 葛坚强调,截获它的最强大手段,就是做好早期筛查工作,及时拯救视神经,减少致盲几率。 三类人易患急性青光眼 脾气暴躁的人。一些人常常保持暴躁的情绪,那么情绪不稳定往往会导致眼压不稳定,眼压一高长此以往便会诱发青光眼的形成。 40岁以上的女性。由于40岁左右的女性逐渐步入更年期,因此情绪上出现多变,而这些都是“青光眼性格”的表现,情绪变化幅度太大,容易导致眼压急剧升高,诱发急性青光眼。 高度近视患者。高度近视因为近视性眼球的扩大和视乳头的伸展,导致了筛板和视乳头旁巩膜的薄化,高眼压压迫视神经,导致视神经逐步萎缩,视野随之逐渐丧失致盲。 预防急性青光眼,需要定期到正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,可以大大降低急性青光眼的突发几率。当然,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情状态,注意保护好眼睛视力,调整作息习惯,对我们的眼睛也是有大大帮助的。